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安平思想起【初探】

 

鄭氏家廟前

對台南最有印象的連結應該就是小芯媽她們家公寓大廈樓下的『台南府城』小吃店吧!很喜歡吃這家的羊肉燴飯或是牛肉燴飯,再加點一碗蛋花湯。借比賽趁機出遊已變成我家常態一貫的作業方式,到底是去跑今天晚上的『2011億載金城星光馬拉松』重要,還是遊覽府城順道吃吃美食要緊?我看已經不重要,重點是全家一定要玩得愉快。

不說大家可能不曉得,我們美麗寶島『台灣』這個地名的由來,可是與台南安平這裡有很大的關係。安平原為平埔族部落稱為《台窩灣》,後來漢人取其音稱為《台員》或《大員》。這個安平聚落同時也是臺灣最早開發地之一,在荷蘭時期時這裡建有大員市鎮,而台灣地名起源便出自大員(台語發音)這裡的地名。相傳鄭成功渡台後因覺得《台員》音似台語《埋完》,深感不雅,再者為了懷念故鄉《安平》故將改名為《安平》。愛台灣就從了解台灣地名的歷史典故開始吧!

早上七點多從桃園開車出發到達台南約十一點多,天空下著雨並不影響我們遊玩的興致。為了吃度小月美食找停車位,剛好停在旁邊不遠處的台南土地銀行,一停好車看到這棟銀行建築外觀就覺得很特別,原來它的前身是台南土地銀行(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建於昭和12年(1937年),由勸業銀行營繕課自行設計,施工為東京清水組,鋼骨加強磚造結構,造型、結構、風格與台北土地銀行(原日本勸業銀行)相仿,但裝飾線條較為簡潔,為日本勸業銀行在台灣前後的姐妹作,與台北台灣銀行總行同為台灣日治時期三大銀行建築,目前均列古蹟建築。日本建築介紹稱「台南土地銀行(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為「日本趣味加近代式」,是一種非西方正統古典語彙之異式建築,充分表達出昭和時期和洋混合式現代建築中的異樣風格。整棟建築採取埃及神廟式的廊柱與近似多立克柱式,夾雜美 洲、印度、日本的獨特風格,充滿異國的風情。

走經過土地銀行的挑高騎樓,騎樓頂還看到不少的燕子窩,兩個小朋友好奇得向上望著。有對新人正在拍攝婚紗照,我們一家人小心翼翼從旁邊繞過,免得入鏡當作路人甲,破壞人家美美畫面。走到度小月本舖,它的店面並不大,還不到中午十二點,一樓已經高朋滿座,果然是觀光客必吃的美食景點,周遭都可以聽得見日語、粵 語、台語、國語、大陸口音的普通話等,真是熱鬧啊!這家店的百年老字號由來也是十分有趣,在清朝光緒年間,以捕魚維生計的第一代老闆洪氏芋頭公,向福建漳州老鄉習得麵食烹飪做法。移民來台後,洪公仍繼承祖業,以捕魚維生;惟 夏秋季節多颱風,無法出海捕魚,年僅二十多歲的洪公為維生計,乃挑起擔子,到台南水仙宮廟前賣麵,故稱之為「擔仔麵」,賣麵是因為捕魚工作較淡季而度小 月,所以洪公乾脆自取其名為「度小月」。一半時間在拍照,一半時間在吃美食,因為每一盤好吃歸好吃,份量其實不多,人家都說它的擔仔麵好吃,但我對他們家 的香腸更是讚不絕口,沾上特製的蒜泥,連吃兩條才罷手,隨便點點吃吃,結帳也花了六百二十元,想想難得來,又好吃便不多計較了。

外頭還下著細雨,我們吃飽撐著傘從度小月旁的巷弄走進閒晃,有座報恩堂,不過大門深鎖無法進入,前面就是鄭氏家廟,我們繞到前頭大門進入參觀,廟前有一口古井,我們好奇打開白鐵蓋往內窺探,還真的有水。鄭氏家廟創建於明永曆十七年(西元一六六三年),是鄭經為紀念鄭成功所建,是鄭氏開台第一座家廟;廟前這座古井,是創廟時期開掘,井口寬四尺半,井身深達十二尺,當時是供應附近街坊飲用的公井,也還保留至今。下雨沒有遊客,只有我們一家人在家廟裡閒逛、東瞧瞧、西瞧瞧,或許是兩個小朋友喧嘩的聲音驚動裡頭的廟公阿伯,他走出來看一看又走了回去。圍牆上有一些鄭成功攻克荷蘭人的資料,我目不轉睛撐著傘看著,腦袋中遙想古戰爭的畫面。

兩個小朋友待不住,急著要往下一個景點出發,幸好台南府城古蹟多、美味小吃更多,身為台灣第一個發展文明的都市,曾經是全台政治、經濟重鎮的所在,歷經了荷蘭、日本等異族的統治,是台北還沒成為首都之前全台灣的首善之都。我們在路口等紅綠燈,一家出來玩小朋友總是心情特別好,倆個人在路邊玩了起來。如果出遊只是吃吃喝喝、看看風景,我總覺得好像缺少些什麼,如果可以藉機更加認識我們這塊美麗寶島土地,豈不是更好嗎?她們倆個小朋友開心的玩,露出可愛的笑容,看著她們,我想我真是個很有心機的拔拔100.07.16(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