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利益交換

我家兩姊妹

有朋友跟他讀小二的女兒約定,只要段考的三科總成績三科滿分扣十分以內,也就是每科平均要97分以上,下個月就帶他女兒去露營,做為獎勵的方法。這方法聽起來不錯,可惜在我家應該無法實施,原因有一、我這個笨蛋老爸,從不看我家一禕姐姐(禕讀音為 一)的考試成績,除了她自己主動拿給我看。二、一禕她老爸小時候,功課也不是頂好的,自己都考不到這種好成績了,怎麼會好意思去要求自己小孩達到,更何況 以這種高標準,我們家小朋友大概整個童年不用出去玩了,因為考不到啊!

大概很少有父母會當著小學生的面,講這種話吧!我家一禕姐姐剛上小學,我就跟她說過:讀書是你自己的事,不關我的事,如果不喜歡讀書沒關係,高中畢業就趕快 去找妳有興趣的工作做,以後真正想要唸書時,再回學校唸就好了,這樣我還可以省一大筆教育經費。就這樣不知不覺一禕姐姐讀到小三,家裡那位特別疼愛孫女的 老媽一直覺的一禕姐姐要去補習英文及上安親班才跟得上學校功課。我好奇的問我老婆:一禕成績不好嗎?老婆說:段考每科大概都有八、九十分,偶而不小心會有 個一百分出現。我說:這樣很不錯了啊!還補什麼習。我再問一禕姐姐:妳想要補習嗎?她回答說:不想。我說:非常好,妳又幫我省了一筆錢,感謝妳。這件事件 過後,每次考試前,我都會利用這機會,用威脅的口吻跟一禕姐姐半開玩笑的說:妳最好不要考太爛,不然妳的阿嬤,又會叫妳補習了。

美國《親子雜誌》(Parents & Child)指出:父母愈是用獎勵的方式鼓勵孩子去做某件事,孩子為了得到獎勵,反而愈容易失去興趣。原因在於,如果孩子完成一件事純粹是為了得到獎勵,那些特定的行為反而無法持久。《用獎賞處罰》一書的(Punished by Rewards)的作者柯恩(Alfie Kohn)主張:「父母提供的誘因不但失效。事實上,它們適得其反。」有一 位媽媽用了很多辦法來激勵孩子。孩子考好了帶他去遊樂場,買名牌運動鞋,吃西餐,甚至許諾說:如果考到某個程度就帶他出國旅遊。可是每種辦法只能用一、兩次,然後就沒效了,所以孩子的學習一直沒什麼起色。這位母親似乎用了很多辦法,但分析她的方法,其實只有一種,那就是物質刺激,區別只是獎品不同。

人對獎品的熱愛程度取決於他在這方面的欠缺和需求程度。從物質貧困年代走來的家長們常有的想法就是物質刺激,這是供應短缺時代遺留的觀念。就現在的孩子們來 說,在物質方面並沒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質獎勵並不能真正刺激他們的熱情。即使物質獎勵能帶來一些動力,也是階段性的,持續不了多長時間,而學習需要的是 持之以恆的態度。

連台灣家庭教育專家劉華也都這樣認為,家長給孩子物質獎勵是想鼓舞孩子的學習熱情,可是這樣做對思維尚未定型的孩子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他們認為憑借成績挑選獎 品、考了高分得到獎勵是天經地義的,學習目的嚴重扭曲。家長應教導孩子從積極健康的角度看待學習的進步,物質獎勵在短期內可能有效,但不利於孩子長遠發 展。無論成績如何,應該讓孩子懂得努力就會有收獲,家長一個滿意的微笑可能會讓孩子銘記一生。

說實在,當我家小孩很可憐,因為不管成績如何,都不會領到她老爸的獎賞,也不會因為那一次考試考得好就特別帶她們出去玩。我只想告訴她們姐妹倆,老爸帶妳們出去玩,不是因為妳們在學校課業上表現好不好,而是林北是妳老爸,愛死妳們的老爸!101.04.19(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