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黃金的故鄉-瑞芳美食及侯硐貓咪篇
接近中午, 雖然我對金瓜石這地方還是念念不忘、覺得意猶未盡,想再繼續閒晃一番,其實我原本是打算在金瓜石待一整天的,但老婆可不同意我的計畫,她已在網路上找好美 食景點,催促我走回勸濟堂上方的第二停車場開車前往瑞芳吃午餐。講真的出門旅遊,我自己對吃東西,倒是很隨遇而安,喜歡走到哪吃到哪,但歸功於網路資訊發 達、查詢方便,我老婆近來已經養成出門前上網查詢要去旅遊景點附近的美食餐館習慣,不管是正餐、甜點,甚至伴手禮都一應俱全的搜尋妥當抄寫在紙上,隨身攜 帶,這也倒是不錯的方法,可以增添旅行中的樂趣,想想畢竟味覺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感官,品嘗到好吃的的佳餚,總比吃到難以下嚥的食物好多了吧!
瑞芳鎮早在前清光緒年間,北迴鐵路宜蘭線尚未開設前,先民因當時陸路交通不便,往來於臺北地區全靠基隆河水路運送補給,瑞芳對外水運接駁渡口以柑仔瀨,就是現在的柑坪里(合稱內瑞芳) 已成為臺北地區往返於噶瑪蘭(今之宜蘭)之間者的必經之地。後來因為金瓜石及九份山區陸續發現金礦,採金人絡繹不絕;上山採金必先經由目前的柑坪里,適時基隆河接駁渡口附近,有一商家鋪號名為「瑞芳」,而其店店貨之日用品,可說是南北雜貨俱備,成為前往山區採金與往返噶 瑪蘭中途補給及休息所。由於往來者眾多,都不約而同或口頭相約,都說「去瑞芳」,或「從瑞芳回來」聚集同行,沿襲成名。
原來瑞芳地名居然來自一家店鋪的名字, 這也是相當有趣,如果當初店名叫阿財,那搞不好現在瑞芳這地方不就叫做「阿財」了(我又開始胡思亂想)。瑞芳火車站前相當熱鬧,不好停車,只好停在瑞芳橋 頭附近,慢慢走路過去。瑞芳小鎮不大,最繁華處應該就是鄰近火車站前的那幾條路,火車站前有個小廣場,直直往前走兩、三百公尺處,有個美食街,老婆說網路 上查到裡面有幾間不錯吃,走進後看到卡特牛肉麵,肚子餓毫不猶豫坐下點麵吃,我不是美食鑑賞員,以下是我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立場,這牛肉麵湯頭還好,麵 是細麵,我覺得Q勁不夠,可能是我比較喜歡吃粗麵、刀削麵或麵疙瘩吧!牛筋倒是燉淂夠爛、有入味, 還不錯。全家吃完後,又在美食街裡頭一家紅茶老店,喝了兩杯,一杯紅茶,一杯酸梅汁,可惜沒店名,因為這家真得好喝,紅茶甜而不膩,酸梅汁香醇甘甜,我跟 我老婆要走時,又加買一杯大杯紅茶帶著走,打算邊走邊喝。
出了美食街,在路邊攤買隻龍鳳腿吃,吃起來感覺像春捲,味道還不錯。在另外一攤再買塊蕃薯棵,排隊等了一下,剛炸好等它涼,此時老婆提議乾脆我們不要開車, 改搭火車到侯硐玩好了,我沒意見,走吧!走向火車站途中,又順道買一包剛蒸好的帶殼花生當零食,紅茶喝完,怕會渴,又到火車站旁OK便利商店內買幾罐冷飲,此時我手上大包、小包食物,準備走進火車站買票坐車,突然覺淂今天行程還真充實啊(肚子很充實)。搭上電聯車前往下一站侯硐。
一般所指稱的侯硐為瑞芳鎮的光復里、芎橋里以及侯硐里,早在日據時期,此區為全台煤產量最高的地方,更是早期淘砂金的重鎮區,但因產業沒落而褪去了當年風 華的色彩,社區內目前尚保有完整的運煤橋遺跡,供遊客回顧往日採礦的繁榮景象。而充滿質樸及鄉土風味的侯硐火車站,更是保留了早期的小鎮風貌。雖然侯硐的早期光景不再,但卻因侯硐社區內的貓咪而更加出名,侯硐貓是近年來許多愛貓遊客朝聖的地點,也因此讓侯硐社區又再度的熱鬧起來,成為了瑞芳的有名的觀光景點之一。
侯硐站下車跟著一大群遊客走過天橋到對面小村裡看貓, 這是蠻怪異的感覺,大批遊客到人家的前巷後弄中,找尋貓咪的身影,耳邊不時傳來,好可愛歐!的聲音,我家兩個寶貝,看到隨處可見的貓咪也是超興奮的叫著,原來近幾年這裡改叫【貓村】了。侯硐當初的地名是因為以前這附近有個猴洞,有許多野生的獼猴出沒,所以叫猴洞,後來名字不雅更名為侯硐,我看以後搞不好可以改名叫貓硐,比較貼切些。對於愛貓人士來說,這裡算是野貓的天堂吧!我對貓則是沒什麼好惡,想到的倒是這些大量的野貓到底有沒有被結紮,有沒有傳染病、 寄生蟲等問題,對當地的社區帶來的衝擊是什麼?當然有許多的愛貓人士會固定的來這餵食、照顧這些貓,但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貓咪固然可以吸引遊客為號召, 作為旅遊賣點,但對於在地的文化意涵上,似乎會不會太超過點,會不會後人來這遊覽後,回去只記得侯硐有貓這檔事,甚至聰明的台鐵也在火車站內,設台鐵本舖貓行館販售貓咪的相關商品;此時老婆和小孩已經買好侯硐貓咪紀念明信片,正在旁邊桌子寫著要寄給一禕好朋友小芯的明信片,我坐著繼續思考這無聊的問題,這樣對地方長遠發展來說,是福還是禍呢?
最後兩個小朋友寫好明信片,把它放入火車站內的幸福郵筒中。99.10.2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