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代文學之父 賴和醫生 |
走到度小月斜對面,圓環的路口轉角,有棟歷史建築物,彷彿命中注定吸引我的目光,它就是『國立台灣文學館』。 在入口處憑證件借了三台導覽機,一家人準備入內參觀,說真的,一進去我就覺得我會愛上這裡,從了解這棟古蹟的歷史,到近代台灣文學的發展史,介紹、解說各 時期台灣名作家的作品,閱讀到館內某些心靈契合的文字片段時,不由自主產生那種莫名、扣人心弦的激盪在腦海中迴響。人類文明因為有文字,所以不斷進步,因為有文學,讓我們的情感多了一個抒發的管道,不管時光巨輪如何轉動推演、歷經各朝代風起雲湧的更迭,文學就是這麼神奇,依然可以打動人心、撫平傷痛、滋養心靈。
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前身為日治時期台南州廳,落成於1916年,戰後曾為空戰供應司令部、台南市政府所用。因經歷不同單位與不同時期使用,致使本建築許多構造因戰爭或年久失修而毀損。自1997年開始進行修復整建工程,至2003年修築成為地上二層、地下三層之建築,面貌煥然一新。2003年10月17日,遙念台灣史重要文化啟蒙團體「台灣文化協會」之成立精神,「國立台灣文學館」選定此日正式開館營運。國立台灣文學館也是全台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除蒐藏、保存、研究的功能外,更透過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方式,使文學親近民眾,帶動文化發展。
重現作家賴和醫生的書房與行醫看病的診所裡,介紹賴和的文學創作歷程,我在這深深被這位作家醫生給感動。日治時期有許多窮困人家付不起醫藥費,賴和醫生卻只拿出一本帳本上面記著「某某先生,某月某日因某病,某藥幾兩……費用某元」,所以很多窮困人家都很感激賴和。因為他並沒有強迫他們要馬上付出醫藥費,而是可以賒帳,但是,每年過節的時候賴和都會將帳本給燒掉。若是有窮困人家要來還債,賴和都會一概拒絕,也否認曾經有將這些費用記載在帳本上。他不但是位懷有慈悲心、懸壺濟世的好醫生,而且是台灣日治時期重要的作家,同時也是台灣1930年代作家所公認的文壇領袖,曾經催生、主編過《台灣民報》的文藝欄。由於他提攜後進不餘遺力,因此他的同輩楊守愚說他是「台灣新文藝園地的開墾者」與「台灣小說界的褓母」,並在「光復慶祝後二日」一文中讚揚他為「台灣的魯迅」。曾經主編新潮文庫的醫生文人林衡哲,則尊稱賴和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賴和醫生是閩南化的客家人,仍保有客家認同,但已經不會說客家話,曾賦詩道:「我本客屬人,鄉語逕自忘,戚然傷抱懷,數典愧祖宗。」
賴和醫生幼年接受古典漢文教育,後受完整日本語教育,漢語白話文則全靠看書自學,他不但創作古典漢詩,也使用漢語白話文寫作許多小說、散文、評論、新體詩,是使用漢語白話文創作現代台灣文學小說的第一人,並嘗試將台語(台灣閩南語)寫入小說對話,是台灣鄉土文學和用台語做文學寫作的第一人。他用漢詩(漢語古典詩)言志、抒懷,用白話文學作品啟發台灣人民的國民性。真是慚愧在參觀台灣文學館後,才認識許多台灣文壇的前輩們,而賴和醫生只是其中的一位。
在館內展覽室C裡的尋找創作現場特展,我看著台北明星咖啡館的模擬情境現場,想像著當時作家們在此安靜寫作或是討論。1959年,詩人周夢蝶在咖啡館樓下騎樓擺起小小的書攤,開始引來一些愛好文藝者聚集。往後二十一年,這裡成了動人的台北文學傳奇。時光雖匆匆,但至今還是不少人記得騎樓下的消瘦黑衣詩人。書攤營收有限,詩人曾一度餓昏倒地,咖啡館老闆簡先生伸出善意援手供他熱食,傲骨詩人卻堅持自己買單。只能喝得起一杯咖啡,或許太苦,也或許為添增飽足感,周夢蝶於是加了8顆方糖,這杯咖啡最後是苦是甜,只有詩人肚裡分明。
從此開啟了明星咖啡館與作家的相知相惜。許多人在騎樓下買書後到二樓的咖啡館喝杯咖啡、閱讀,有時也和周夢蝶一起聊聊。有冷氣的咖啡館環境比家裡好得多,初初嶄露角的年輕作家流連於此埋頭寫稿。像是三毛、黃春明、林懷民、白先勇、季季、陳若曦、楚戈、方明、劉大任、王禎和、陳映真等人,一杯咖啡,可以坐上一日,篇篇動人的文學作品,在明星咖啡館誕生。《現代文學》、《創世紀》、《文學季刊》也曾在此編輯討論。白先勇說:「台灣六十年代的現代詩、現代小說,羼著明星咖啡館的濃香,就那樣,一朵朵靜靜地萌芽、開花。」據說白先勇最愛二樓樓梯口靠近櫃臺的座位,寫下他的代表作小說「台北人」。許多作家根本把明星當作第二個家,例如初為人父的黃春明,還曾在咖啡館的桌上為寶貝兒子換尿布呢。裝潢帶有古樸歐風風采的明星咖啡館,彷彿是近代台灣的文學沙龍。
聽著定時專人導覽員的介紹,有更多的台灣作家前輩的故事我無法一一詳記,只能盡力把它複製到我腦袋記憶體中。想不到在這一晃,居然過了兩、三個小時,已經快下午三點,2011億載金城星光馬拉松下午五點要開跑,報到的東西都還沒拿,只好依依不捨的準備離開這裡。
我想文學不曾凋零,也不曾逝去,就像夜晚天空中的繁星,一閃一閃繼續放綻光芒。我愛它嗎?那肯定是的!100.07.16(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