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運動人生
露營回來後,因為下巴有傷,怕傷口感染,早上都沒去晨泳,只剩晨騎跟夜跑,似乎還不太習慣,不過至少都還有在運動。現在只要三天沒去運動,全身就覺得不太自在,連工作時都會變得沒啥精神、幹勁。
運動的好處,我想只要不要運動過度造成運動傷害,絕對是利多於弊的。好處像是:一、使人「老當益壯」:Mazzeo (1998)在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的週年會議上,發表了一份有關年長者參與運動的文章,文中指出衰老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當中涉及許多彼此間互相影響的變數,但有規律的體力活動似乎不單止可以貫通這些不同的變數,而且無論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能助人邁向「老當益壯」的終極目標。二、運動時身體產生的熱量會急劇增加,運動員主要借助排汗來調節體內溫度的平衡。透過汗液的蒸發,不但可以帶走部分體熱,還可以同時排出一些廢物。三、防止高血壓:長期而有規律的體育鍛煉,能夠改善人體內大部分器官及系統的結構及機能。例如,經常參與體育鍛煉 的人,他們都有心肌纖維增厚、心臟收縮能力增強、安靜時脈搏次數減少、每次心臟輸出的血量增加等良好的生理轉變。由於體育運動能增強血管壁的彈性及改善中 樞神經系統對血液循環系統各器官的機能,大為減弱了小動脈管的緊張,令到安靜時的血壓得以下降。健康正常的人收縮壓一般在105至125毫米水銀柱之間, 而運動員的收縮壓則可以下降至85至105毫米水銀柱,這種血壓下降的現象是訓練狀況良好的象徵。
就連中國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也把體育列為教育項目,孔夫子的教學內涵「六藝」包括六個科目: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御:就是運動、健身,而從古籍記載的內容得知,射、御的實施其實非常講究身體線條,有如舞蹈,包括身體藝術的追求。當然在西方也不例外,梭朗(Solon) 認為「體育可以養成刻苦耐勞、勇敢犧牲的精神」,蘇格拉底主張用「音樂與體操造就人的身心健全發展」。在希臘古奧運強調身體的健與力之美,近代奧林匹克主 義強調身體、意志與精神三者一體,以及整體均衡的人生哲學。所以可以說,運動的好處是一言難盡的。在我國教育部不是也都這樣強調德、智、體、群、美,要五 育並重的嗎?
從小我就蠻喜歡運動了,記得小學五、六年級時,我超愛打籃球的,同學們也覺得我打得不錯,可惜到國中,我的身高停滯不前,落後人家太多,每次帶球上籃都被蓋火鍋,只能站後衛,靠遠射得分,到高中後漸漸得對籃球就沒啥興趣了。後來讀二專,有一陣子,台灣很流行玩保齡球,被當時同學慫恿也跟著買了一套保齡球球具,玩了一年多,我的分數總是停留就在那一局一百分出頭,之後熱潮過後,我也就興趣缺缺。二專體育課曾選修網球,覺得蠻有趣的一項運動,對著網球練習牆打 了快半個學期,最後到網球場上場練打,夭壽!撿球時間比我打到球時間還多,後來下學期沒繼續選修,也就不了了之。讀二技時,因為睡過頭太晚選課,體育課選 到高爾夫球,本以為打高爾夫,看起來還好嘛,好像很簡單!結果一學,還真他媽的難學,尤其是剛好那位體育老師是全校出了名的史上最嚴厲體育老師,體育課一 班可以當掉十來個,全都不是自願被當的。練習揮桿時的姿勢不對,屁股不夠翹,他還會一巴掌打向你的小屁屁,糾正你揮桿姿勢,這位體育老師大概是我有記憶以 來,上體育課要戰戰兢兢、如坐針氈的,只是我的天資愚鈍,50 球裡大概只有一、兩球,最遠有打到100碼,而且球向是要看球心情,不是我能操控的。除此之外像桌球、羽毛球、棒球、游泳等,也都是我蠻喜歡的運動項目。
直到最近兩年多迷上單車運動,再加上最近的跑步、游泳項目,準備長期向三鐵邁進。我把運動當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日的固定行程,養成好習慣後,其實也還好,並不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因為運動,讓我拓展我的生活圈跟視野,認識更多喜好運動的朋友和家庭,這些不單只是讓我的身體健康,更讓我的心靈充足。
正如鐵人三項--游泳、自行車、跑步三項全能運動入門一書前言提到:下定決心、付諸行動、突破「自己」體能的極限,只要去做,你就已經變成一個比之前更好的人!這就是鐵人精神!99.07.31(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