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戀戀沖繩【隱殤】

 

導覽手冊

如果說戰爭是人類最大的悲劇,那這齣悲劇到底要上演到什麼時候才會真正結束呢?我想這大概只有上帝才會知道吧!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軍國主義蔓延,竟把這個美麗的沖繩小島也帶進這歷史的漩渦中。我們參觀完首里城後,坐車前往『舊海軍司令部壕』,進入地道來到幕僚室,在幕僚室的牆壁還可以清楚看到當年以手榴彈自殺時的碎片痕跡,留下歷史的傷痕。

在二戰太平洋戰爭末期的沖繩戰役,它是舊日本海軍沖繩方面根據地部隊的司令部所設置的地下戰壕,於194412月由舊日本海軍設營隊耗時兩個 月挖掘而成建成。裡頭原封不動地保存了戰爭當時的情況,可參觀依然維持當時原樣的司令官室、作戰室、幕僚室、通信室、暗碼室、發電室等,這些地下設施呈現 戰時地下處境,表達戰爭悲劇及和平的價值。牆壁上還有用手挖掘的痕跡,可以想像當時工程的困難。舊海軍司令部壕入口處有小型紀念展示館,展示遺物和當年照片。舊海軍指令部壕深入地下三十公尺,全長四百五十公尺,據說可容納四千名士兵,目前開放約三百公尺參觀。

這場沖繩島戰役英文被稱為「Typhoon of Steel」,在日文被稱為「鐵雨」(鉄の雨tetsu no ame)或「鐵暴風」(鉄の暴風tetsu no bōfū)。 這些代號代表戰鬥之激烈程度、火力之密度及盟軍參戰之戰艦及車輛的龐大數量。日本方面共有超過十萬名士兵被打死或俘虜。同時有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 被迫自殺。而在沖繩的戰鬥結束數星期後,原子彈轟炸廣島及長崎導致日本投降。在美軍方面有超過四萬八千人傷亡,其中一萬兩千多人死亡或失蹤。人數是在硫磺島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結合起來的兩倍之多。使得這場戰役成為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經歷的最血腥戰鬥。有一項統計指出,日軍大約有十萬七千名戰鬥人員死亡及七千四百多人被俘。有些士兵實行切腹自殺或簡單的引爆身上的手榴彈,另外大約有兩萬人被活埋在他們的洞穴內。

在一些戰役,例如在硫磺島,但並未涉及平民,但沖繩有大量原住民平民,根據不同的估計,介乎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平民在戰鬥中死亡。沖繩平民在戰事中的損失死亡人數估計為四萬兩千人和十五萬人之間。美軍方面的數字顯示戰役中有十四萬兩千零五十八名平民傷亡,其中包括因炮火、空襲和被日本皇軍強迫服務而被殺的。隨著美軍即將來臨的勝利,沖繩平民往往會在被日軍強迫下實行集體自殺,日軍告訴當地人說勝利的美軍士兵都將進行橫衝直撞的殺戮和強姦。琉球新報是沖繩的兩大報紙之一,在2007年寫道:「有很多琉球人作證說,日軍指示他們自殺。還有一些人也作證 說,他們被日軍士兵投擲手榴彈(自行炸死)。」一些平民百姓,經日本宣傳誘導後,告知若投降,他們女人將被美國人強姦、男人會被酷刑和謀殺,使他們普遍認為美軍士兵是野蠻及殘暴的,因而殺害他們的家人和自己,以避免被俘。其中一些甚至將自己和家人從現時沖繩和平紀念館所在的懸崖處扔下。

在『舊海軍司令部壕』外頭有 個視野絕佳的高台。從這裡望出去,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遠處的慶良間諸島,這個群島就是美軍大艦隊在攻擊沖繩時停泊的地方。而在山底下現今已成為熱鬧的城鎮, 早已難以想像在半世紀前,當年太平洋戰爭的冷酷與無情。透過閱讀這些史料及觀看當年戰時珍貴的黑白照片,我想沒經歷過戰爭磨難的我們,確實是幸福的一代。100.11.14(一)

 










戀戀沖繩【國際通不通】

 

國際通的十字路口

不知道是不是我這個五短身材,還是外表穿著打扮的樣子,一個人走在沖繩國際通這條熱鬧的街上,不管是買名產還是跑去吃麥當勞,只要不先開口總被當作是他們日本國內同胞,連同團在飛輪教室當教練的MIA老師,在沖繩第一天旅遊時,看到我都說:你很像日本人內。其實我日文爛得可以,能說得出口的沒幾句。比賽當天完後,住宿那霸市區,晚上第一次逛國際通,第四天要回台灣時,下午又逛了一次,好逛嗎?對我這個不愛逛街的人,算是頂無聊的吧!頂多是享受一下那種特殊異國情調的街景風光。

國際通位於那霸市中心,範圍包含由那覇市縣政府前交差口到安里三叉路約1.6公里的區域,是沖縄縣最熱鬧的地區。自古這條街道便做為沖繩縣的中心而繁榮,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雖受到嚴重的摧毀,但戰後以驚人的速度復興和發展,加上1.6公里等於1英里, 所以也被稱為「奇跡的1英里」。而國際通這個名稱取於當時位於這條大街上的一座電影院「Ernie Pyle國際劇場」。在全長1.6公里的大道兩側,百貨公司、餐廳、出售美軍軍品的雜貨店、特產店、時裝店鱗次櫛比,獨特的趣味,終日遊人不斷,熱鬧非凡。除了國際通路面販賣迷人禮品的商 家,由國際通彎進去的小路裏的傳統市場及商店街也都值得探訪。每個傳統市場及商店街都還保留著國際通昔日情景與懷念的氣息。在這整潔、舒適的購物空間裡各 式各樣新鮮的蔬菜水果、琳瑯滿目的食材、食品、調味料、醬汁等,彷如在整個市場與商店街裏面的時光尚停留在原地,可以感覺到不可思議的魅力與朝氣。

我想想我在國際通買了什麼,第一天,買了一罐啤酒,然後和范華哥與阿貴迷路走回飯店。第二天,還是一罐啤酒、加上兩盒名產(老婆打電話過來說,回台灣後,隔 壁鄰居小江要過來我家,特別交代一定要買)、還有在平和通商店街的藥妝店裡,買了一對腳姆指外翻矯正套;後來肚子餓,吃一餐沖繩麥當勞,然後用跑的趕上遊覽車,到那霸機場坐飛機回台灣。感覺印像最深居然是啤酒,也就是以三星並列做為標誌的沖繩地方啤酒品牌ORION啤酒,它在沖繩就像是台啤在台灣人心中的地位,意思是一樣的。一喝到ORION啤酒,我就喜歡上這個口味清淡,微甜入口的沖繩味,跟台啤特有的苦澀味有著截然不同的味覺享受。到沖繩四天每天總要喝上一罐,我才心甘情願。ORION啤酒在沖繩擁有最大的市場佔有率。昭和32年(1957年)沖繩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昭和34年(1959年)開始正式生產啤酒。公司名稱也改成Orion啤酒股份有限公司。Orion啤酒這個品牌名稱是當年通過頒發獎金形式,公開向所有沖繩縣民募集而得的;它的工廠也剛好設立在這次環沖繩自車大賽的會場名護市內。

在國際通的麥當勞內,我看著食物看板,找著英文標示,哇!怎麼沒英文,排隊輪到我,服務日本小妹,對我講一大串日文,我在想內容應該是跟台灣差不多,問我要吃幾號餐之類的吧!等我開口說英語時,她才發覺我是外國人,看她不太會用英文回答,我直接用比的,指向三號餐,結帳時,她終於講一句英文問我:For here ? 我很自然用國語對她說:對啊!付了錢,拿了食物,隨便找個座位坐下。發覺麥當勞真厲害啊!讓這個世界變成一個真正的國際通。100.11.13~14(日~一)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2011 IRONMAN 70.3 Taiwan鐵人三項國際賽紀實

跑向終點線

2011 IRONMAN 70.3 Taiwan鐵人三項國際賽紀實【序曲】

2011114日星期五下午三點多在台灣尾的墾 丁南灣沙灘,這裡的天氣一點也不像是已經來到冬天,依然讓人感到熱到不行;我望著前面的大海,不仔細研究可能都還不知道,放眼望去的這一片海,在地理位置 上已經不算是台灣海峽,而是巴士海峽,如果可以一直往南游過去,就可以到達菲律賓了。元圓在這片潔淨的沙灘上,玩得正開心,可惜姐姐一禕因為要上課這次沒 跟來,不然愛玩水的兩姐妹,一定都會愛死這裡。IRONMAN起點拱門已經佇立在沙灘上,一些好奇的遊客趁機取景照相,也有一些明天要比賽的選手來此試游、暖暖身,我也是其中一位。

因緣際會2011 IRONMAN 70.3 Taiwan這場賽事變成我人生的第一場三鐵賽。從去年開始練跑,再把原本就喜好的運動項目騎車與游泳加入,鐵人三項似乎在我身上就這樣自然的結合在一起,想想,真是奇妙的一件事情啊!鐵人三項是由游泳、自行車及跑步所組合而成的耐力競賽。參賽者首先在湖、海或游泳池裡游泳,接著騎自行車,最後由跑步到達終點。每項運動轉換過程也計算在總完成時間。而由世界鐵人公司(WTC)的認可的Ironman 70.3(又稱Half Ironman),包含了游泳1.9公里(1.2英哩)、騎自行車90公里(56英哩)及跑步21.1公里(13.1英哩)。因此,70.3這個數字是由三項運動的距離總和(英哩)而來

早上五點多開車到達位於墾丁的悠活麗緻渡假村(YOHO BEACH  RESORT)已是中午,進入度假村報到會場,在那張生死狀簽下名後,手腕上立即被工作人員要求戴上選手標識手環,有點像是之前在敏盛住院時戴的手環,隨後排隊領取計時晶片、號碼牌,轉換區的袋子等。報到會場小姐用英語指引我,我則笑著用國語回答說:我是台灣人。沒辦法這場賽事共有來自全球38個國家的選手參賽,其中個人組共1155人;外籍選手有623位比台灣選手532位還多,這也是歷年來台灣所舉辦的國際鐵人賽中所未見的。而且在職業組,更有2010世界冠軍澳洲籍的Chris, McCormack及日本三鐵好手福井英郎等一同角逐競技。

對於我這三鐵新手而言,這當然是讓我大開眼界的好機會,如同紅樓夢裡劉姥姥逛大觀園般。人完成報到手續,我的自行車也要檢錄,便開車前往南灣,我們今天住宿的民宿也訂在南灣,剛好就在自行車檢錄會場,南灣停車場對面的『南灣衝浪客棧』民宿。本來兩個晚上都預計要住宿在 活麗緻渡假村,不過星期五這晚因為隔天賽事早已客滿,只剩星期六有空房,其實也好,離游泳起點這麼近,可以睡晚一點。在民宿先把行李放下,午餐還沒吃,妻 小抱怨餓肚子了,趕緊開車到墾丁大街上補吃個午餐,再去自行車檢錄,隨後帶元圓到南灣海邊戲水,我則順便試游一下,適應海泳的感覺。

傍晚大會有賽前說明會與選手賽前晚宴,我們又開車回到悠活麗緻渡假村,這時候各國選手幾乎都到齊了,到處都是外國人,有像到國外的感覺,什麼語言都有,還真 有趣啊!晚餐完畢後,回到民宿,躺在床上我喝著啤酒、打開電視看著,我在想著,我為什麼要來參加三鐵賽呢?我突然想到之前買的一本書,由徐國峰所著的『鐵人三項游泳、騎車、跑步、三項全能運動入門』裡頭,國立東華大學體育心中主任李再立在推薦序裡,有一段話寫得很好,他是這樣寫的『運動如 人生縮影。生命中有許多的悲歡喜捨稍縱即逝,無法重來或複製,但透過運動卻可能一再感受這些生命體驗;生命是獨特的,透過運動的實踐,我們將可以領略如何 在不公平的世界裡發展自我的特色,彰顯自我的存在;在運動競賽的勝負間,我們將可能體會人生的無常,在運動後猛然侵襲的超脫與疲憊中,我們將可了解生命的 堅韌與脆弱;當熱鬧的運動競賽結束後,我們不得不去體驗落幕後孤獨的長夜,體會的人生的得與失、退與進、炫麗與落寞。』想著、想著,有點睏,不自覺闔上眼,等著明天賽事的到來。100.11.04(五)

 

2011 IRONMAN 70.3 Taiwan鐵人三項國際賽紀實【不確定】

早上四點多,鬧鐘設在五點,但我已經醒來,倒不是因為緊張到睡不著,而是因為肚子痛想要去蹲廁所,拉完後總算是舒服多了,都是昨天晚上那餐賽前選手自助晚宴 害的,想說反正明天比賽成績不一定贏得了人家,身為愛吃美食的台灣人在吃東西上可不能輸給其他國家選手,所以就拼命亂吃一通,以量取勝,更何況吃這餐參賽 選手又不用花錢。五點到六點設在南灣停車場的賽事轉換區最後開放選手進入,把水壺和補給品拿進轉換區並且再度把車子檢查一下。工作人員在我兩隻手臂上用奇異筆寫上我的號碼,我在想說是不是等我下海不幸溺水,幾天後找到我的浮屍時,比較容易認出我是誰。六點多天色已亮,選手們齊聚在南灣的沙灘,等待鳴笛開賽。

我看每位選手的樣子和表情都是蓄勢待發、磨刀霍霍,一副準備好要上戰場的帥勁,相較之下,我怎麼像個無業遊民在南灣沙灘上無所事事、晃來晃去、一副事不關己 的樣子,會不會太輕鬆點啊!這種個性實在是不太好。六點半職業組準時出發,第一圈第一位游上岸的選手居然花不到十五分鐘時間,所以職業組游完大概只要半小 時。終於快六點五十分輪到分齡組一起上場,在隊伍後面跟著下水,奮力在大海裡向前游,游不到五十公尺,發覺我繫在右腳腳踝的計時晶片帶好像鬆了,它是用魔 術粘粘黏的方式,游停下來用手去把它繫緊一點,不弄還好,一撥!我的媽啊!計時晶片帶居然掉了,趕緊潛到水裡把它撿回來,幸好沒掉了,不然這次比賽可毀 了,完全沒成績。糟糕!總不能用一手拿著計時晶片帶游泳吧!再潛到水裡,把計時晶片帶繫好在腳上,耽誤了幾分鐘,本來已經排在後面下水,現在真得是倒數、 殿後了,把泳速加快點、追一點時間回來,第二圈游上岸,我看一下手錶,游了快一個小時,跑經淋浴裝置,再用旁邊大會準備的水桶把身上海水沖掉,進入轉換 區,整個傻眼,轉換區已經沒剩幾台車了,後來成績放榜我才知道,我游泳成績是九百多名,算是倒數,在被關門邊緣,因為第一項游泳關門時間是一小時十分。

騎上車,整個精神都來了,畢竟騎車是我比較拿手的項目,一路狂衝,本來心裡還一直告誡自己,千萬不能太拼,因為再過一禮拜還有環沖繩自行車大賽要比,萬一在這次IRONMAN 70.3 TAIWAN太用力,拼到腳受傷,來不及在一個星期內復原的話,可就糟糕了,到時候環沖繩自行車大賽我就自動變成觀戰團一員了。不得不讚揚主辦單位的交管與補給,真的是我參加過大大、小小比賽裡辦得最好的,果然是國際級賽事,補給品有power barpower gel 香蕉、水、運動飲料等,通通讓你吃到飽,而且水跟運動飲料已經都幫你裝好在水壺裡,以不同顏色區分,藍色水壺裝運動飲料,白色水壺裝礦泉水,在經過補給區 不用下車,直接由大會人員遞給你。往關山上坡路段,有點像是晨騎忠義路段的加長版,想說落後太多,便一路抽車上去,總算超過一些選手,不是墊底的。自行車 項目第一圈快結束,聽到後面有人在叫讓開,原來是職業組選手第一圈已經騎完準備騎第二圈,看一下車表我的車速約35~36 km/hr左右,一名職業組選手飛快從我身旁超過,我想應該有40 km/hr以上,以這種速度,若是我自己獨騎沒幾分鐘,一定爆掉了吧!

騎慣公路車賽的我在墾丁的逆風下,真得是吃足了苦頭,一遇到逆風,車速馬上降到二十幾公里,又不能跟車或組成小集團一起輪車前進,車速實在很難拉上來,幸好大家都一樣,這也是鐵人賽的特色與魅力所在,完全靠自己的實力,完全沒有什麼車隊策略,用力騎就對了。三小時左右,我終於把兩圈九十公里的自行車項目解 決,又回到轉換區,看到老婆等在那幫我照相,我只能一臉苦笑。進入轉換區,我邊換上跑鞋,邊跟隔壁的台灣選手聊天並互相打氣、加油,準備迎向最後21.1公里的路跑項目。

雖然有遮陽帽,戴上太陽眼鏡,可以讓陽光不這麼刺眼,但墾丁十一月的太陽,超高的氣溫一樣無情、毒辣,熱到讓人暈頭轉向,尤其是已經游了1.9 km、騎車90 km後。 每兩公里設有補給站,基本上我已經吃不下任何東西,因為一開始跑後,肚子又開始痛了起來,不是那種想要拉肚子的痛,而是像是腹部肌肉在痛,後來我才發現原 來是我第一次用計時手把騎車這麼久,腹部這邊的肌肉痠痛造成,邊跑把肚子吸氣鼓大,不要出力、放輕鬆,漸漸的就不痛了,再把跑速提高一點點,不過還是比平 常練跑的速度慢很多。經過水站,拿罐礦泉水,喝個一、兩口,其他都直接淋在頭上降溫。跑了快兩個小時,看著路邊標示的里程數,終於感覺快結束了,聽到無數 路人的加油聲,已經沒什麼力氣去回應,只能點頭微笑以對。最後幾公里的折返點似乎好遙遠,明明不是快到了嗎?不斷的告訴自己,再撐一下!

       右轉再度進入悠活麗緻渡假村後面小村莊的巷子,知道再幾百公尺我就完成今天的賽事,心情感到越來越愉快,最後跑向賽事的終點線。午後的陽光依然很刺眼,在今天我不知道已經流下多少汗水,但我知道在今天帶給我回憶是無價的。100.11.05(六)

~ 如果你沒有嘗試過鐵人三項,你就無法體會到那種不易形容的成就感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所長 謝伸裕

 

2011 IRONMAN 70.3 Taiwan鐵人三項國際賽紀實【尾聲】

晚上八點多在悠活麗緻渡假飯店的日落海岸,主辦單位在賽後選手晚宴及頒獎典禮後,施放小型煙火正式宣告這次2011 IRONMAN 70.3 Taiwan賽事結束。首度來台參賽的澳洲籍鐵人世界冠軍名將人稱「馬卡」(Macca)的馬克麥(Chris McCormack)以3小時5447秒輕鬆摘下職業男子組冠軍,澳洲籍華裔女將蜜雪兒.吳,成功衛冕職業女子組后冠。台灣業餘好手謝昇諺跑到雙腿抽筋,仍以4小時2959秒稱霸男子2529歲組,成績還比4位職業男子選手快。馬卡和日本選手福井英郎前兩項游泳、自由車差距不大,直到最後一項路跑,馬卡才擺脫福井,以比去年職業男子組冠軍(成績4小時0951秒)更優秀的成績率先通過終點線,福井3小時5844秒居次。能在賽後親眼目睹這些職業名將風采,真是感到與有榮焉。

人生第一次參加IRONMAN 70.3三鐵賽,最後出來的成績為6小時2218秒,總排名第492名;在分齡組M35‐39歲這組是第96名。 各項目成績:(一)游泳項目:5923秒,游泳項目排名第947名。(二)自行車項目:2小時5904秒,自行車項目排名第524名。(三)路跑項目:2小時1147秒,路跑項目排名第349名。而在轉換區待的時間各為T1:616秒,T2:550秒。除了游泳項目因為自己搞笑在預估時間外,其他兩項都在自己計畫時間內。當然跟這些職業組的成績相比簡直是天差地遠,我的成績就像巨人腳底下的簍蟻,實在是微不足道得很,甚至是業餘各分組上台領獎的前幾名也都在五小時內完賽,實在都很厲害。

回到悠活麗緻渡假飯店3240房, 我把今晚頒獎晚宴領到的完賽証書與完賽獎牌擺在床旁邊的小書桌上,用手機拍張照紀念。躺在飯店舒服的床上,慢慢仔細得回想今天賽事中,我犯的錯誤及哪裡還 可以加強改進的地方。是我是沒有盡全力的關係?還是平常練習的不足?不管如何,它都已經結束了。隔天睡到自然醒,吃完飯店自助早餐和老婆帶著小元圓到飯店 海邊泳池戲水,若不是有昨天的賽事感覺還真像是來墾丁渡假似的。見到同樣也是來參賽的外國選手,也是一家人一同前來參與這次賽事,正和樂的在泳池邊曬太陽、嬉戲著,我突然驗證、領悟到在書裡所講的一段話,那就是身為一位鐵人,不應只是把視線偏執放在訓練上而已,鐵人的目標應該是發展一個健康喜樂的生活全貌。而不只是在一周10~30小時中認真地從事訓練,也同樣在其他時間中認真地生活,成為一位『主動的生活家』。100.11.05~06(六~日)

P.S. 謝謝在美麗台灣墾丁一路上幫忙加油的民眾,不管妳(你)們是當地的居民還是路過的遊客,這些加油聲都是我前進的力量。當然,最大功臣是我的賢內助,親愛的老婆一路相挺,還有我家那個來陪玩的可愛小元圓與隨昭陽建設隊來幫忙加油的斌嫂,最後再次感謝!